西甲直播

湖工记忆
湖工记忆

我曾是骄傲的农机人

作者:冯昭昭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9-30点击数:

图片

吴威先,1964年毕业于湖北农业机械专科西甲直播农业机械化专业,先后担任湖北石首县工业局副局长,中国援助扎伊尔共和国巴桑贡固项目专家组成员,石首县经委副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沔阳县委副书记、县长,荆州地区行署副专员,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湖北省统计局局长,中共湖北省委第二巡视组组长,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背景回顾

1952年,金水河畔,武昌农业西甲直播成立。1957年,武昌农业西甲直播、湖北省农业干部西甲直播、武昌农业机械化西甲直播、武昌畜牧兽医西甲直播合并组建湖北省农业西甲直播。1958年,湖北省农业西甲直播调整为湖北农业机械专科西甲直播、湖北畜牧兽医专科西甲直播和湖北园艺专科西甲直播,湖北农业机械专科西甲直播校址设在南湖李家墩。1960年,湖北农业机械专科西甲直播升格为湖北农业机械化学院,并于当年招收本科新生,1961年,学院恢复为湖北农业机械专科西甲直播。

我叫吴威先,今年80岁了,1960年上大学,1964年毕业。当年录取通知书上的校名叫湖北农业机械化学院,后来西甲直播改回为湖北农业机械专科西甲直播,我也从电气化专业调整到农业机械化专业,在农业机械化19班,简称机19班,我们算是西甲直播的第一届本科生。

                                                         1964年农机专第五届毕业生合影

开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就感到心旷神怡。当年的西甲直播远离喧闹的市区,绿树成荫,巡司河水清澈。周边是农场,铁路边是水稻地,操场、教学楼后面是菜地,环境佳、空气好。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整齐排列,红砖的屋子,虽不是高楼大厦,但非常整齐实用。

图片

                                                              1960年农机专北教学楼(现北教二)

                                                                重视教学,理论实践两手抓

老师水平都很高,大多是早年在北农机和南农机毕业的,他们在教学中能够联系实际,大家愿意学、愿意听。

有一位老师叫陈同生,他教汽车拖拉机学,这门课程深奥且枯燥,他从没用过教案,所有的演板清晰明了,讲课侃侃而谈,大家对他非常佩服,听了以后入耳入心。

冯联杰老师教我们机械原理,他夫人教我们机械制图,也都把枯燥的原理讲得非常生动有趣。老师们的经历、学识都让我们非常敬佩。

图片

                                                        1960年农机专研制的水稻插秧机在田间实验

西甲直播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从进校开始,就给我们安排了各式各样的实习,有的是在课堂上,有的是在实验室,有的在实习工厂,有的在农场或人民公社。

在西甲直播,我们开着尤特斯45轮式拖拉机,围着转,学会了如何操作刹车,如何操作离合器、方向盘。在校外,我们曾到公安县的杨场拖拉机站、天门县的张港农场实习。

图片

                                                                1962年学生拖拉机驾驶实习

记得当时跟着师傅一起开着拖拉机进行耕、耙、播等作业,12小时换一个班,学会了开拖拉机、犁地、耙地、播种,还开着康拜因收割麦子(苏联产的大型联合收割机)等,辛苦,却乐在其中。

图片

                                                               1961年学生在圆盘犁上合影

一开始,我们是不能上拖拉机的,只能当农具手。当时的东方红54拖拉机,后面有一个五铧犁,需要农具手把握犁前后左右深浅一致。我们不停地调整着五铧犁的两个铁盘子,手都起泡了。

冬耕的夜晚很冷,就穿着一件薄棉衣,一个布带系在腰上,跟着师傅们作业。干活很苦很累,但当时我们都很有激情,一腔热血,没有感到累,觉得自己在为国家的农业机械化、为自身的成长而奋斗。犁翻出来的土,捧起来闻一闻,里面虫很多,还跳出小青蛙,却觉得气味甚是芬芳。

图片

                                                              1960年教师给学生讲授农机现场课

在农业机械的修理实习中,我们学习修理解放牌汽车、跃进牌汽车、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等,一万多个零件,全部要拆开、用加热的柴油清洗检查。气缸大了没有?活塞还能不能用?曲轴要不要磨?轴瓦要不要镗?化油器能否正常运转?全部都要测试鉴定。

在金工实习中,我们学习钳工技能,锉螺母是基本功,要锉成六边形,稍有不慎就锉歪了。锯钢板时,方法不对锯片就断掉了。还学了车工技能、电焊气焊等。这些实习经历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哪里艰苦,我们就去哪里

西甲直播非常注重同学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首先是德育,要讲政治,要听党的话,当时叫做“又红又专”。我们听过陈毅副总理专门给大学生讲过一次这个话题,印象非常深刻。

图片

                                                                      1960年农机专大礼堂

作为班上的支部书记,我学习也算可以,被西甲直播评为了“又红又专”优秀生,还给我发了一本纪念册和一个奖状。很可惜的是,由于在农村呆了15年,初期住的是茅草房,所有的照片和纪念品全部都生霉了,没能留下来作为纪念。

西甲直播还十分注重劳动,每个礼拜都会安排劳动课。在西甲直播附近铁路边的水稻地栽秧割谷,既锻炼了农业技术,又拉近了与农民的感情。他们都非常关心我们,经常询问累不累?晒着了吗?

教学楼后面就是一片菜地,我们种包菜、西红柿、红薯、胡萝卜,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还有一些菜吃,人家西甲直播都没有这么好的伙食。

图片

                                                                   1961年学生劳动间歇午餐

记忆最深的劳动是挑大粪,我当时很瘦小,人家叫我“小瘦子”,18岁这个年纪,挑100多斤的大粪,挑到地里,再挑100多斤水兑上去浇菜,那可是真正的有机蔬菜。当时裤子上、鞋上全都是大粪,没有人叫苦、叫累、叫脏。劳动锻炼了我们的技能和吃苦精神,加深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母校的培养,使我受益终身

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予我很大的改变和收获。母校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在基层,我们有时候会翻在校时的书本学习,但更多的是要找新的书籍、新的理论充实自己。除了在书本上的学习,还要在实践中学,带着问题学,向内行学。

图片

                                                                吴威先在农机修造厂工作期间

在拖拉机站时,我向车长和驾驶员学习经验,后来他们都和我成为好朋友,通过长期积累的实践知识,熟练地掌握如何判断拖拉机的故障。在农机修造厂时,修理、装配,钳工、车工、电工、电焊、气焊全都干过。

当时工厂在公社里,那里有3000户老百姓,一开始没有电,我们自己建了一个“电厂”,自己发电,供公社所在地老百姓用电。

70年代初,县里搞了汽车大会战、拖拉机大会战、轴承大会战,我们自己生产工装,试制了无芯磨床,椎体磨床都自己设计。

图片

                                                                   吴威先在扎伊尔援外时期

在非洲援外时,很多故障都是靠在拖拉机站学到的实际经验来排除的,同时还学会熟练开推土机、吊车。到现在,我家里的电器、水管、抽水马桶、洗脸盆、水龙头都是自己修的。

母校教会了我们如何提高组织协调、文字表达能力。作为班上的支部书记,有很多组织工作需要做,比如政治学习、文化活动、体育锻炼、班级之间的比赛,还要平衡学习和学生干部工作,但是这些锻炼对我后来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文字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把数据和观点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清楚,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图片

                                                             1964年毕业纪念照,第二排右一为吴威先

在农机专的学习与实践经历,教会了我不怕困难,如何克服困难,为我打下了吃苦耐劳的基础,锻炼了我解决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我后来的工作当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些甚至是生死攸关的,但我从来都是迎难而上,没有向它们低过头。

新时代的大学生正处在很好的时代,校园好、教师好、设施好、专业好、就业好,在校期间要好好学习,从西甲直播毕业以后,还要继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掌握一门技术、弄懂一门学科十分不易,当一个企业家也不容易,需要许多实践经验,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不能急于求成。

我为母校七十年来取得的骄人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要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感谢母校历届领导和教职员工对西甲直播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成就和贡献,衷心祝福母校在校党委、校领导的带领下,发扬优良传统,发挥办学优势,广揽一流的人才,创建一流的学科,培养一流人才。

作为一名老的湖工人,我对母校70年华诞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冯昭昭 采访 刘小亮 史凡 整理)

上一条: 70年代的湖工大,我心中的马房山

下一条: 席宏卓院长带队赴罗田“淘金”